目前國內成品油價格的波動主要以國際油價波動為主,因此普通消費者對成品油供需關系沒有關注,但是上海鋼聯能化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廖娜表示,目前國內成品油已經過剩,隨著恒力石化和浙石化的煉油產能等陸續落地,未來中國煉能與燃料型產品將全面過剩,這對于未來國內成品油價格有巨大的影響。
據了解,恒力石化和浙石化都是民企巨頭投資建設的大型石化基地,它們的一期煉油項目就已經達到2000萬噸/年,因此一旦達產,將對國內成品油市場產生巨大影響。
分析師透露,2019年國家成品油出口配額下放力度增強,年度出口量將再上新高度,“2019年第一批成品油出口配額已下發完畢,共計2150萬噸,其中一般貿易方式1836萬噸,占85%;加工貿易方式314萬噸,占15%,配額總量同比上漲8%,占去年全年總量的45%,接近一半的數量。”
其實中石化等石油央企對目前成品油過剩的狀況早有預測,如何降低成本、提升汽煤收率、升級化工裝置及拓展商業外延等問題受到重視,“此外低硫燃料油迎來契機,如何鞏固海外客戶也值得深思熟慮。”中石油規劃總院高級工程師仇玄坦言。
此次調價是2019年第一次上調,業內人士認為,國際油價的上漲行情支撐此次成品油價格上調,預計下一輪成品油價格上調的概率仍然較大。
此前不斷上揚的國際油價對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形成支撐。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以來,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以及3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均漲超10%。
短期來看,由于‘歐佩克+’減產的提振作用,國際油價走出一波較好行情。但全球經濟依舊存在的隱憂將抑制油價,原油價格或進入震蕩區間。
分析師也認為,全球貿易爭端局勢尚不明朗,且美國原油產量仍處于記錄高位,近期原油期貨市場的強勁反彈缺乏可持續性。
對于油價上調影響,隆眾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徐雯雯認為,私家車主和物流企業的成本將會增加。她介紹,以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私家車計算,調價后車主們加滿一箱油將多花4元左右;按市區百公里耗油7至8升的車型,平均每行駛1000公里費用增加將6元左右。而對滿載50噸的大型物流運輸車輛而言,平均每行駛1000公里,燃油費用增加36元左右。
下一輪調價窗口將在2019年1月28日24時開啟。“以當前的國際原油價格水平計算,下一輪成品油調價開局將呈現上調趨勢,幅度在280元/噸左右。這樣的幅度意味著,下一輪調價周期的上行趨勢非常穩固。”隆眾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李彥說。
來源:中國報告大廳 http://www.chinabg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