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2018年11月至今的油價暴跌暴漲,國際原油價格基本回歸到了2018年全年的平均水準——70美元/桶的價格,這個價格有望成為后續一段時間國際原油價格和市場淡旺平衡線的參考。
2018年,中國原油進口突破歷史新高,對外依存度超過70%;原油產量1.89億噸,同比下降1.1%,降幅有所收窄。在國際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原油價格不斷高企的情況下,中石油和中海油均加大國內原油勘探開發的力度,實現增儲上產。
中石油中海油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開啟了新一輪的勘探開發節奏。依據兩家公司2018年的年報,2019年它們在勘探開發方面均設立了雄心勃勃的支出目標。
中石油方面,董事長王宜林曾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宣布,2019-2025年將在意味著全新勘探的風險勘探方面,每年安排50億元,這是目前年度投資的5倍。而依據中石油2018年年報,2019年安排在上游方面的資本支出達到2282億元,同比增16.3%。
中海油方面,其2019年設定的資本支出目標與2018年保持不變,均為700億-800億元,但從去年實際資本支出626億元的情況來看,這一目標如果實現,將會出現同比11.82%-27.79%的增幅。
因此,油價如果能夠保持一個適度高位,勘探的成果將更容易具備經濟可采性,對國內石油公司增儲上產的戰略實現將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2018年布倫特平均油價高達71美元/桶,極大程度提升了上述兩家公司的盈利狀況。盡管2018年末出現快速下跌,2019年的一波復蘇還是給了它們保持資本開支的信心。
“實際上,中海油目前的勘探開發情況比較順利,打井數創下新高,整個集團都在按部就班執行計劃。”一位接近中海油方面的人士告訴記者。受限于披露規則,他無法透露具體的資本開支情況,只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可以“拭目以待”。
“2018年中海油的桶油成本降到了31美元左右,以國際油價目前的情況來看,日子過得相當不錯,”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中石油方面,可能成本要高一些,不過依然可以有比較好的收益情況。”
他告訴記者,即便后續國際油價再度下降,“兩桶油”的資本支出和作業情況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經過幾年低油價的洗禮,目前國內勘探開發的成本控制情況都還不錯,只要不出現大幅度調整,不太可能重回2015年的局面。”他說。
展望二季度油市基本面,臧加利、徐林認為,由于沙特已超額完成了減產額度,進一步降產空間或將有限,二季度減產行動仍將穩步推進,但對油價的提振作用在減弱。此外,作為原油產量的先行指標,美國活躍石油鉆機數降至一年來最低值,二季度美國原油產量增速會繼續放緩,甚至有可能出現小幅負增長。
地緣局勢方面,上述分析師表示,委內瑞拉國內局勢仍不明確,地緣局勢風險猶存。受制于美國制裁影響,二季度委內瑞拉原油產量或將短暫恢復后延續頹勢。伊朗方面,將伊朗石油出口量削減到零的戰略目標并不符合美國當下的利益,伊朗制裁問題大概率會平穩過渡,即延長豁免期限的同時保持或小幅降低現有豁免額度。
整體來看,二季度,沙特、俄羅斯和美國之間關于油市的博弈將加劇,但預計OPEC+減產行動不會有大的變化。原油市場的關注焦點依然是供給端,成品油尤其是汽油消費好于預期,全球原油去庫存進程有望加速。二季度原油市場供需格局有望繼續改善,將進一步支撐油價中樞上移,上調NYMEX原油目標價至67美元/桶,上調布倫特原油目標價至75美元/桶,上調國內原油目標價至500元/桶。